内乡县财政局:多举措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28 字体大小:

近年来,内乡县财政局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总基调,按照“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总体要求,多举措支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优化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坚持权责统一,明确支出责任。在国家已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县乡间的事权范围,持续优化管理,增强保障能力。为进一步放权赋能,强化一般性转移支付“促均衡、保基本”功能,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相关政策、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服务、生均经费随生源流动“可携带”等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紧抓预算执行,确保政策落实。为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加强预算资金常态化监管,提升财政教育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2020年起,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直达资金范围管理,通过跟踪问效,强化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保障政策落实到位。

聚焦重点,落实投入责任。一是强化发展支撑。坚持把保障财政教育经费落到实处作为重中之重,努力筹措资金,优先重点保障,持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和在校生人数平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逐年只增不减”。近三年来教育支出累计327589万元,年均增长4 %。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25%以上,其中:2023年教育支出116366万元,同比增长9.9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迈向更高层次。二是足额落实经费。按照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关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决策部署,不断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23年,提高公用经费年生均补助标准,共筹措资金10291.55万元,年度增支1124.9万元,支持健全义务教育保障长效机制;筹措资金4503.3万元保障家庭经济困难、推进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筹措资金7989万元,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三是提高教师待遇。为切实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待遇,2019年起,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调整班主任津贴标准、设立地方教龄津贴,县财政每年安排约5094.8万元对县乡分档补助,农村教师工资年均增长958.8万元左右。 持续加大投入,促进均衡发展。一是严格落实国家政策。按照实际缴纳“三税”税额的10%征收教育费附加,将土地出让净收益金的10%用于教育,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4%的省定标准,着力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近三年来,我县教育经费投入分别达到105301万元、105922 万元、116366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分别达到3339万元、3180万元、3300万元。二是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坚持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教育财政保障力度,做到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办学条件逐年改善。近年来,投入资金5亿多元,对全县中小学校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先后新建了4所学校;对城区11所学校进行了扩容改造,对30多所乡村学校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同时,积极争取牧原资金10亿元,有效缓解了教育建设资金紧张问题,为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改造项目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结合起来,集中使用教育经费,努力提高财政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下一步,内乡县财政局将一如既往地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要求,进一步规范财政教育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加强预算和绩效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进一步提高我县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推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优质均衡发展作出财政部门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