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9-10 字体大小:

南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五次会议文件六


关于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0年8月25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  赵鹏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9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强力实施“两轮两翼”战略,重抓重推九大专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在此基础上,财政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6.1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1.3%,增长7.8%;加上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收入,收入总计776.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5.4亿元,增长10.9%,税收比重为69.1%,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收入实现“量质并升”。支出突破700亿元大关,完成702.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8.5%,增长8.3%;加上上解上级、债务还本等支出,支出总计765.7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0.5亿元。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1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1.3%,增长6.1%;加上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收入,收入总计102.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0.6亿元,增长14%,税收比重69.4%,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市本级税收收入增长近年来首次超过县区水平。支出完成82.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2.3%,加上上解上级、债务还本等支出,支出总计95.7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6.9亿元。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5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8.5%,增长17.2%;支出完成6.6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9.7%。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1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00.5%,增长8.4%;支出完成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9.8%。官庄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9亿元,为预算的102.9%,增长10.1%;支出完成2.7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5.5%。鸭河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4亿元,为预算的108.9%,增长16.9%;支出完成1.6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79.3%。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17.7亿元,为预算的117.5%,增长44.1%;加上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收入,收入总计362.8亿元。支出完成264.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0.5%,增长35.5%;加上上解上级、债务还本等支出,支出总计298.7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64.1亿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0.1亿元,为预算的98.6%,增长151.9%;加上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收入及扣除补助下级收入,收入总计68.5亿元。支出完成36.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54.8%,增长27.8%;加上上解上级、债务还本等支出,支出总计38.6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9.9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821万元,为预算的105.2%,增长118.4%;加上上年结余等收入,收入总计7831万元。支出完成370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25.8%;加上调出资金等支出,支出总计490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924万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68万元,为预算的81.7%,增长185.1%;加上上年结余等收入,收入总计396万元。支出完成35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9.4%,增长378.4%;支出总计35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2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86亿元,为预算的117.7%,增长22.9%;支出完成261.3亿元,为预算的116.1%,增长20.8%。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4.8亿元,年终滚存结余191.7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4.6亿元,为预算的107.2%,增长8.4%;支出完成146.3亿元,为预算的100.8%。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8.3亿元,年终滚存结余96.6亿元。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增幅较高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从98元/月提高到103元/月、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提标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提高60元,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增加就医人次和医药费增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比例由3%提高到3.5%等,形成财政补助收入和相关支出增加较多。

      (五)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2019年,上级对我市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合计486.6亿元,增长11.4%;上级对我市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9.1亿元,与上年持平。

      2019年,市级加大对县区财政保障力度,全年市本级补助县区达16亿元。主要有:配套县区养老、医疗等各项民生配套6.6亿元,支持县区扶贫专项资金2.5亿元,支持县区企业发展创新贴息专项资金2.4亿元等。

      (六)地方政府债务

      省财政厅核定我市2019年政府债务限额540亿元。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2019年市本级政府债务限额169.5亿元,县区政府债务限额370.5亿元。

      截至2019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合计468.6亿元,其中: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141.9亿元、县区政府债务余额326.7亿元,全市政府债务余额及各级债务余额均低于核定限额,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全市及市本级决算详细情况已在决算草案中说明。

      二、2019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2019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认真按照市人大批准的预算和有关决议要求,聚焦我市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资源配置,严格预算管理,着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坚决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35.8亿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用足用好债券资金政策,争取地方政府债券127.5亿元,有效发挥债券资金对稳投资、扩内需、调结构、补短板等一举多得的政策效应。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全市纳入财政部PPP项目129个,已落地实施项目43个、完成投资179.9亿元;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现代农业发展基金等5支基金实现投资1.9亿元,支持11个优质企业发展;市级中小微企业“过桥资金”为159家企业提供177笔共18.1亿元贷款周转金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二)落实“两轮两翼”战略,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统筹资金58.5亿元,服务保障郑万高铁、中心城区完全学校、呼南高铁南阳段、棚户区改造、土地储备、城乡公路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全市科学技术支出12亿元,增长20.9%;市级财政拨付企业科技创新贷款贴息资金2.2亿元,支持全市156家企业158个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支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争取省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1.6亿元,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统筹资金1亿元,支持电子商务、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安排资金3500万元,全省第一家设立出口退税周转资金池,支持外经、外贸、外资发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积极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

      (三)突出财政保障重点,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全市筹措扶贫专项资金18.3亿元,指导和督促试点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8.3亿元,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在全省扶贫成效考核和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获得奖励资金1亿元。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节能环保支出15.2亿元,筹措资金6亿元,支持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提升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能力;统筹资金7.4亿元,支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安排资金2.4亿元,用于公交运营补贴和新能源公交车采购,服务居民绿色出行。支持打赢风险防范攻坚战,实行政府隐形债务常态化监控和风险等级评价,采取“八个一批”方式,指导和督促各级积极有序化解隐形债务存量,同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防止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支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统筹资金5.6亿元,支持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筹措资金3.7亿元,支持中心城区道路及公交场站建设,方便市民出行;筹措资金5.5亿元,支持内河综合整治、园林绿化建设,保障世界月季洲际大会配套项目顺利实施;统筹资金1.8亿元,支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及中心城区热力、燃气主管网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支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农林水支出104.5亿元,增长5.4%;筹措资金13.5亿元,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拨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3.8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5亿元,争取产粮大县、产油大县等奖励资金5.2亿元,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统筹资金2亿元,支持动物疫病防控、落实生猪生产补贴政策等,稳定生猪生产供应。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资金7.7亿元,支持美丽乡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田园综合体、厕所革命、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筹措资金2.9亿元,支持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支持保障改善民生。全市民生支出完成561.4亿元,增长8.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0%。其中:全市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04.3亿元,增长8.6%;创新实施“政福保”社会救助综合责任保险,累计赔付1183起,赔付金额1767万元。全市教育支出154.8亿元,增长14.8%;筹措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补助资金17.1亿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筹措资金6.8亿元,支持中心城区完全学校建设;筹措资金3.5亿元,高于省定标准落实教师“三项补贴”政策,切实提高教师待遇。全市卫生健康支出92.7亿元,增长5.7%;实施困难群众医保救助工程,全年救助155万人次;安排资金4899万元,支持南阳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六)认真落实市人大决议,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依法加强综合治税工作,在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研究制订了《南阳市减税降费依法治税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先后八次召开联席会议,推进建筑和房地产业税收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经济适用房退出和安置房网签等工作,做到应减尽减、应收尽收,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全市累计采集涉税信息67万条,查补税费合计15.5亿元。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全年一般性支出压减幅度达到16%,节省的资金统筹用于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推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提质扩围,我市获得省预算绩效奖励资金1500万元;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全年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9项,检查资金8.9亿元,促进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向人大报告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积极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整合有效资产注入市投资集团、产业投资集团,提高投融资平台造血能力;做好驻宛央企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深入贯彻落实预算法和《河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积极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主动接受市人大对预算管理工作全口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扎实做好全市预决算公开工作,南阳市预决算公开成绩位列全省前列。

      2019年预算执行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是: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和科学化还需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任务还很艰巨,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一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需要强化等。市审计局对2019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市政府已要求有关部门和县区按照审计意见,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市财政局认真组织整改落实工作,有些问题已经在审计过程中整改,有的问题正在从制度机制层面研究具体整改措施。

      三、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更加积极有为,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突出财政保障重点,着力支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2亿元,为预算的48.5%,增长0.8%;支出完成42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67.2%,下降7.3%。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5亿元,为预算的47.7%,增长8.3%;支出完成46.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52%,下降5.5%。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为预算的53.2%,增长12.5%;支出完成1.9亿元,为调整预算数的29.7%,下降26.2%。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亿元,为预算的45.4%,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亿元,为调整预算数的71.3%,下降20.4%。官庄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亿元,为预算的57.1%,增长25.1%;支出完成1.2亿元,为调整预算数的38%,增长2.6%。鸭河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0.8亿元,为预算的63%,增长47.3%;支出完成0.9亿元,为调整预算数的36.6%,下降2.1%。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2.2亿元,为预算的31.2%,增长10.1%;支出完成135.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35%,增长55.8%。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7.6亿元,为预算的40.6%,增长176.3%;支出完成16.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1.8%,增长19.6%。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500万元,支出完成500万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未实现收支。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9.9亿元,为预算的39.2%,增长2.8%;支出完成100.8亿元,为预算的41.4%,下降2.3%。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7.4亿元,为预算的38.5%,增长59.6%;支出完成91.5亿元,为预算的40.8%,增长49.9%。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1. 支持疫情防控保障有力。一方面,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通过新增安排资金,统筹既有部门预算、专项资金、机动财力和社会捐赠等资金,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求。截至6月底,全市财政投入疫情防控资金9亿元,争取并下达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13.3亿元。建立战时资金垫付清算机制、开通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绿色通道”,确保疫情防控物资、设备及时到位和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加强对县区财政资金调度,为各项财政补助政策落实提供有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支持疫情防控有关税收优惠和阶段性减免社保费政策,延长实施失业保险返还政策,用足用好国家专项再贷款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税收、人工和融资负担,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统筹资金8292万元,支持企业职工稳岗、转岗就业培训等。高于省定标准出台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房租“二免三减”政策,纾解生产经营困难。对政府有组织的外出返岗务工,提供必要的出行、上岗物资,并由财政对相关费用给予补助。

      2.全市财政收支运行平稳。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运行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狠抓预算执行管理,财政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运行态势。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8%,顺利实现“由负转正”,增幅较一季度提高24.1个百分点。支出方面,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尤其是基本民生支出保障较好,扶贫、公共卫生、就业补助、最低生活保障、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助等基本民生支出大幅增长,分别增长44.9%、59.8%、30%、26.8%、10.3%。

      3.对上资金争取再创新高。截至6月底,我市已到位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04.3亿元,推动重点项目实施155个,另有69.1亿元债券资金将在三季度转贷发行到位,全年争取总量将达到173.4亿元,债券资金争取额将再创新高。另外,争取特别国债资金23.9亿元、特殊转移支付资金29亿元,两项资金规模均居全省省辖市第一名;争取一般转移支付补助资金35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1亿元,增长10.7%;争取政府性基金预算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0.9亿元。

      4.重点工作保障扎实有效。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半年,全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17.6亿元,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成效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位列第一,我市获得奖励资金7146万元,占全省15.6%。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市级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下,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安排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贷款贴息资金4亿元,比上年多1亿元,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保障改善民生补足短板,上半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327.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确保了“三保”支出及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四、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复苏、稳中向好的态势明显,但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市自身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实体经济困难面较大、消费需求相对疲软、回升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仍很突出,财政收入恢复增长依然艰巨。同时,疫情防控、教育、社会保障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加之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六保”任务等都需要保持较高财政支出强度,财政收支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维持财政收支紧平衡仍面临较大压力。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一是继续严格落实应对疫情的税收优惠和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等政策,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用好科技贷款贴息、创新券等资金,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过桥资金”和“担保资金”平台作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研究制订财政奖补政策,运作好“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外贸、外资、外经“三外”企业稳定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争取。深入认真研究中央、省出台的各项新政策,及时跟进上级最新支持政策和财政资金投向,用足用好专项债券、特别国债和转移支付等政策,推进政策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机遇,积极争取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资金,统筹支持航线运行、高速公路、农村公路路网优化加密。规范推广运用PPP模式,引导激励社会资本加大对节能环保、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投资,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2.着力保持财政平稳运行。一是持续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在坚决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依法推进经济适用房退出、房地产整治、政策性安置房摸底、建筑安装行业及关联行业的税源管理服务;加快推进闲置国有资产处置、河沙治理等决策部署,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应减尽减。二是着力培育涵养财源。围绕建筑业、电子商务和总部经济等,聚焦重点产业链和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我市税源,有力支撑经济发展。三是加快资金分配下达和拨付效率。重点抓好直达资金的预算执行管理,确保资金第一时间直达县区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充分发挥直达资金对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作用。强化对市直单位和县区预算执行的督促指导,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加强国库库款调度,增强基层和财政困难地区托底保障能力。

      3.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坚持有保有压、精打细算,打好“铁算盘”、当好“铁公鸡”,在年初预算已压减的基础上,继续压减“三公”经费以及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对受疫情影响可暂缓实施、不再开展或任务量减少的项目支出按一定比例压减,对尚未分配下达非急需非刚性专项资金原则上压减不低于50%。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坚决取消不必要的项目支出。全面清理各类存量资金,整治账外管理资金,做到应交尽交、应收尽收,集中财力用于“六稳”“六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密切关注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4.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一是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加大对2019年退出贫困县、深度贫困县和结对帮扶贫困县的资金倾斜支持力度,确保我市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二是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和沿线生态带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加强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三是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管控重点地区债务风险,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形债务风险。

      5.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民生投入机制,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事业保险、城乡低保、特困救助等各项民生政策,发挥“政福保”、“政康保”等民生工程作用,强化困难群体托底保障。支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支持加快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助力健康南阳建设。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厕所革命等建设项目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6、持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健全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加强四本预算统筹衔接,加大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力度,确保资金用到“刀刃”上。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低效多压减、有效多安排,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快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步伐,持续优化财政领域营商环境。抓好财政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进一步明确发放范围,落实职责分工,加强资金监管,总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一卡通”发放管理工作经验。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强化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监管力度,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加强对政府出资投融资平台监管,支持推进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发展。严格贯彻执行《预算法》、《河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预决算决议,认真听取吸纳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0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下,按照本次会议审议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用心工作、务实重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建设高质量大城市积极贡献财政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点击下载:2019年南阳市财政总决算公开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