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镇平县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1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
南阳市镇平县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1.2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
1.1.3项目位置
南阳市镇平县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范围为:县城规划范围内的内河,包括东三里河、一里沟、护城河、西三里河、九曲河。
1.1.4项目发起单位
镇平县人民政府
1.1.5项目实施机构及政府出资人代表
镇平县人民政府授权批准镇平县教育水利局作为镇平县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机构,同时由镇平县水利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政府方出资人代表。项目实施机构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具体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环评、土地、初步实施方案、协助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报批、项目合同的编制、社会资本方选择及制定社会资本方准入条件和标准、谈判与合同签署、项目执行和项目移交等工作。镇平县水利投资有限公司与依法合规确定的社会资本方组建项目公司。
1.1.6项目协调机制
镇平县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由镇平县人民政府发起,授权镇平县水利局作为项目实施机构,并逐步组织县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建设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审计局等各相关部门协调推进项目正常开展。
1.1.7项目运作方式
本项目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0T)的PPP运作模式,镇平县水利局代表镇平县人民政府特许授权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等工作。合作期20 年(含建设期2年)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资产及全部设施无偿、完好地移交给镇平县人民政府或其指定机构。
1.1.8合作期限
参照PPP项目合作期限一般为10-30年,根据镇平县财政承受能力状况,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合作期为20年,含建设期2年,运营期18 年。
1.1.9项目回报机制
本项目回报机制为政府付费。
1.1.10项目建设的背景
镇平县内河多为赵河左岸支流,从镇平县城自北向南穿城而过,由于该河道淤积严重,防洪标准低,汛期洪水泛滥,两岸居民和企业的生活废水、工业污水、垃圾和废渣直接排弃河道,导致水体严重污染。已严重影响镇平县的城市发展和防洪安全。
随着南阳市镇平县城区的持续发展,东三里河、一里沟、护城河、西三里河、九曲河的防洪安全和水体污染问题已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镇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对镇平县内河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即按照“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和“快、好、省”的要求,首先在确保满足河道防洪标准、行洪安全的前提下,考虑改善水环境,增加沿河人文及生态绿化效果等。即首先解决河道防洪安全问题,其次解决截污治理问题,最后实施两岸外侧的综合开发及景观建设等。最终实现工程防洪治理整体化、截污最大化、两岸景观化、护岸生态化的最终目标。保证河道行洪安全,恢复河道的自然生命,达到水清、岸绿、面洁、流畅的河道自然风貌。将镇平县内河河打造成为集“防洪、截污、生态、景观、文化”五位一体的城乡河流生态系统。
镇平县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根治该河道现状存在的诸多问题,工程的实施对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创建美好清洁家园、营造舒适休闲空间、提升城市综合实力,保证镇平县城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该项目建设势在必行。该项目已列入《镇平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9年~2020年)和《南阳市水系连通规划》(镇平县)更加明确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且该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社会效益显著,建议安排实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益。
1.1.11项目PPP运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法律政策的实施,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已全部放开,单靠政府投入建设的经营模式已被打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治理河道、美化环境,满足环保要求,这就需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利用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结构,筹措河道治理所需资金,增强河水治理能力及环境宜居性。国有体制下的人员负担及运营效率不高的弊端,也制约了城市发展对内河水环境治理的需求,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改变现行体制机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为内河水环境治理工作地发展在机制上注入新的活力。
⑴项目PPP模式运作是缓解镇平县政府债务压力的需要
在未来几十年,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大量的投资。从现实情况看,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资多是依赖财政安排及政府性债务,投资缺口逐步扩大、资金效率不高、投资回报率低等投融资体制弊端业已显现。PPP模式可以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有效减轻各级政府的支出压力。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拓宽了融资渠道,可以大大减缓镇平县财政支出的压力。
⑵项目PPP模式运作是解决镇平县公用事业建设资金来源的需要
地方融资平台是我国地方政府过去几年最主要的融资手段,但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务院43号文)的出台终止了地方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地方政府不得不从原来依赖政府信誉、土地财政举债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建设有收益的准公益类和纯公益事业市场融资为主的模式。PPP模式已成为地方政府筹集建设资金的最主要手段。
⑶项目PPP模式运作是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需要
PPP模式这种基于共同合作中按股份制形成的清晰多元化主体,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有效缓解政府投资不足的同时,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方基于市场要素形成的生产管理技术,形成优于计划和市场单独作用的新型管理、运行体制。
⑷项目PPP模式运作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PPP能够将政府的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与社会资本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理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增强政府的法治意识和市场意识,全面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
⑸项目PPP模式运作是促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需要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PPP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政府与社会资本各尽所能,强调社会资本的深度参与,符合现代财政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其次,PPP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要求政府从以往单一年度预算收支管理逐步向中长期财政规划和“资产负债管理”转变,有利于提高财政的规划性和可持续性,防范和化解中长期财政风险。
镇平县水利局作为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机构,正在逐步开展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从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经营者”转变为社会资本的“合作者”以及PPP项目的“监管者”。为更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发挥专业、高效的管理职能,采用PPP模式,镇平县人民政府适时推出镇平县内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初步实施方案:/wcm.files/upload/CMSnyczj/201708/201708161126042.doc